電動知家消息,11月25日上午,據等多家媒體報道,網傳一份由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發改委在11月18日前向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上報各地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情況。《通知》重點提到了“詳細報告恒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和擬投資建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情況,包括土地占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
而針對網傳的消息,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這件事正在落實,現在還不方便講。”
《通知》指出,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夯實地方主體責任,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項目等亂象。為加強投資監管,嚴格執行《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司擬于近期開展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調查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發改委提供的項目情況,包括自2015年以來核準和備案的新建純電動汽車的項目情況、建設進展以及年度生產情況,2019~2010年現有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生產運營及在建新能源汽車項目備案情況等。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要求各地發改委提供本地區純電動汽車項目規劃和招商引資情況;詳細報告恒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和擬投資建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情況,包括土地占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根據文件顯示,該通知自11月13日下發,要求11月18日前將相關材料上報至國家發改委產業司。
在發改委調查《通知》傳出并重點提到關注恒大后,港股恒大汽車股價大幅下跌,盤中一度跌幅超過10%,截止收盤跌幅仍超過5%。此前據媒體報道目前恒大規劃了十個基地。3年內,恒大將建成100-200萬產能。中國新能源車2019年全年累計銷量120萬臺。恒大汽車一期產能就相當于整個中國新能源車市場銷量,或者最大電動車品牌特斯拉去年全球銷量的三倍。
據電動知家了解,此次《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雖然已經在2020年11月13日發布,但并未在發改委網站公開。但從發改委相關人士回應來看,相關檢查正在落實推進。
從2020年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夯實地方主體責任,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項目等亂象。到11月13日發改委發出《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再到如今“恒大寶能”事件,以及發改委回應“這件事正在落實”,說明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相關問題早已經足夠警覺,出手之快也超乎想象。近年來汽車產業投資過熱、過快,尤其是政策層面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之后,新增新能源汽車產能及相關投資令人瞠目。“現在汽車產業動輒幾十億甚至上百億規模的投資,20萬輛的A級車都是30、40億規模的項目。”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地方投資過熱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重視。去年年初,國家發改委曾點名批評江西省新能源汽車投資過熱,為業內敲響了一記“警鐘”。后有媒體跟進報道,“江西省在2015-2017年6月之間引進的18項新能源汽車投資計劃中,有7項在宣布簽約后并沒有任何開工信息,而在已開工的11個項目中,半數以上沒有按期完工。”
而就在《通知》文件傳出前的11月24日,有自媒體發布了一篇名為《恒大造車的荒誕往事》文章,歷數了恒大房地產模式造車的問題,“倒序造車”,“恒大試圖通過三個合作伙伴,快速推出競爭對手要近十年才能達到的車型數量”等等,都超乎了造車界的認知。
文章還稱,“或許再沒有第二家公司,像恒大一樣造車。”而這則《通知》發出后,我們或許可以看到,像恒大一樣造車,真的還有第二家公司,那就是寶能汽車。寶能汽車造車之路與恒大汽車如出一轍。寶能一直被認為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因此其宣布跨界造車時,動機也飽受質疑。在談及對未來的發展規劃,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曾表示:“未來10年到15年時間,寶能汽車集團力爭成為全球一流的汽車制造商、移動出行服務商、綜合服務提供商,成為重量級的汽車企業集團。”造房的恒大和寶能在造車方面都有著雄心壯志。
2019年11月12日,恒大汽車在廣州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伙伴會議。在峰會上,許家印表示,恒大造車缺乏技術、人才、經驗,因此要走換道超車的路子,把能買的技術,能買的企業,都給它買了。恒大集團未來三年在造車方面的投資為450億元,依次為200億元、150億元與100億元。并且在現場闡述了恒大造車的五句三字經: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霸氣!許家印總結恒大造車:買買買!)一年之后,我們再來感受一下現場氣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知家
本文地址:http://www.ferhc.com/kol/13297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推薦車型